
- 会员
吴晗讲历史(套装共4册)
《吴晗讲历史(套装共4册)》包括《明史简述》《读史札记》《朱元璋传》《历史的镜子》。在这里,你能收获读史的全新方法:历史一点也不枯燥:不仅有新奇的史实,更有许多潜藏的蛛丝马迹等你去探寻。历史到底该怎样读?一代历史大家吴晗用全新的读史方式告诉你:原来,历史也能像推理小说一样,在蛛丝马迹之下探寻被掩盖的真相!吴晗用崭新的史家思维改造传统的“史论”文体,以犀利的笔锋为你揭露:读史绝不是简单的猎奇,而是要史家名著60.4万字3.7万人气 - 会员
听吴晗讲史:朱元璋传
本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传记。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以精细的考证、犀利的文笔,讲述了一介贫农朱重八从社会底层白手起家,一路逆袭,开创大明王朝,成为明太祖朱元璋的传奇故事。朱元璋前半段创业维艰,是深谋远虑、刚决果断的一代枭雄;后半段守业,在亲手制定了明代政治社会基本制度的同时,也以严刑峻法和高压政治著称,他杀人如麻,使得朝野氛围惊悚恐怖;晚年地位至尊,却心境凄凉,始终担忧下人谋逆、皇权不稳,内心充满孤独、忧惧史家名著13.1万字3.6万人气 - 会员
彩色图解史记(彩图精装)
内容经典,体例科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,书中增设了导读、注释、译文、名句精解等辅助性栏目,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,深入体味作品的内涵,方便快捷地掌握原著精华。图文全解,好读好看600余幅精美图片,与文字相辅相成,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,仿佛置身于一座立体真实的历史博物馆,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,获得更多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。史家名著50.7万字3.5万人气 - 会员
文史通义
章学诚所撰《文史通义》是一部开风气之先的著作,书中主张借古通今,所论涉及史学、文学、校雠学等多种领域,颇多创获,其中“经世致用”、“六经皆史”、““史德”等著名论断,影响尤为深远。《文史通》〉与竭虑各幾的《史通》一起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。史家名著20.2万字3.5万人气 - 会员
君士坦丁传
本书是尤西比乌斯撰写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,记述了君士坦丁自登上皇位以后30年左右的历史,涉及到了拜占庭帝国的许多方面的内容,尤其是君士坦丁对于基督教的态度及所作所为,尽管多是对君士坦丁歌功颂德的内容,但作为一个同时代的作者,该书的史料价值是不容忽视的。史家名著30.3万字3.5万人气 - 会员
文史通义新编新注(全两册)
章学诚《文史通义》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集大成之作。章学诚生前寥寥,著作由友人王宗炎代为编次,传世版本编次、篇数相差巨大。仓修良先生积三十年之力打捞章氏遗文,编成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》,较之目前流布最广的叶瑛本《文史通义》,多出了176篇,堪称章氏功臣。《文史通义新编新注》在充分吸收胡适、钱穆等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,详细考订了《文史通义》所收篇目的成书年代,为我们深入了解章学诚学术思想演进提供了重要参考。史家名著71万字3.4万人气 - 会员
熊逸:纸上的精神旅行(春秋大义+正义从哪里来)
得到“熊逸书院”主理人作品集,共两册。《正义从哪里来》:贪欲、暴力、腐败……谁偷走了我们的正义?大到战争、社会争端,小到人际纠纷、伦理问题,这是个充满矛盾的世界。所以从古至今,人们是如此渴求着正义,有关正义的问题也一直深深困扰着最杰出的才智人士。但是从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到西方世界功利主义、自由主义、社群主义,正义的观念一直是混沌的、模糊的。熊逸围绕正义话题,分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:要幸福还是要公史家名著63.7万字3.4万人气 - 会员
史通
《史通》,共20卷,分内、外篇,各10卷。内篇39篇,阐述史书的源流、体例和编撰方法;外篇13篇,论述史官建置沿革和史书得失。内篇中的体统、纰缪、弛张三篇早已亡佚,流传下来的只有49篇,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著作。史家名著31.3万字3.4万人气 - 会员
史记故事
本书遴选《史记》的本纪、世家、列传中广为人称道的精华篇章,按照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整理编纂,通过科学的体例和创新的形式,多方面,新视角,多层面地向读者呈现这部中华文明巨作,力求在真实性、趣味性和启发性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。史家名著33万字3.4万人气 - 会员
人与经典·左传
《左传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。作者张高评教授研究《左传》四十余年,学术心得积累无数,现取精用宏,粹选《左传》名篇二十四,分叙事、辞令、议论三大单元,每单元分原典、为便利读者,分原典、鉴赏、评林、语译四大栏目,尤以鉴赏一栏彰显作者学养和功力。该书原名《左传英华》,取韩愈《进学解》“含英咀华”之意,现纳入道善文化公司“人与经典”丛书系列,以原典命名。该书脉络清晰、难易适宜,实为初学者研读《左传》的阶史家名著23.3万字3.3万人气 - 会员
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
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是梁启超的史学代表作,原为其任教清华大学、南开大学等校时所编撰的讲义,充分阐述了清代学术的发展状况,及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。本书共分16讲,以社会思潮、学派人物和学科发展为线索,展现了中国学术在17世纪至19世纪三百年间的变迁,内容翔实,观点新颖。在学术史的研究和写作上,本书具有开创性的价值,已成为相关专业研究者的必读书目。通过本书,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作者严谨的史家名著24.4万字3.2万人气 - 会员
资治通鉴文史经典选编
《资治通鉴》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,北宋司马光主编,共294卷,讲述春秋战国到宋建立之前1362年历史发展轨迹。司马光及其团队编者,总结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。宋神宗认为此书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定名为《资治通鉴》。《资治通鉴精选文史读本》选取策士纵横、名师风范、变法革新、七国之乱等部分《资治通鉴》原文,同时匹配了相应白话文,文白对照,选取得当,使读者既可以学习《资治通鉴》文言文原文,又可以通史家名著11.7万字3万人气 - 会员
人与经典·史记
本书为“人与经典文库”丛书之一。《史记》在中国史学和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本书作者王令樾,台湾辅仁大学教授,著名学者。幼承家学,精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、中国历代古文骈文、汉代纬学等的研究,他深入浅出地对《史记》的体例、主旨,司马迁的家世、学问背景以及人生经历等进行了讲解,并精心选择了多个篇章进行详细解读,以期让读者走进《史记》的历史世界,知晓《史记》的要点,了解其精妙所在,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《史家名著18.8万字3万人气 - 会员
二十五史说略
本书全面、精练、准确地介绍二十五史中每部书的缘起、编纂始末、刊刻流布、内容特点、学术成就、思想影响、研究状况等各个方面;每篇中都有推荐参考书目,以期指示门径。本书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首选入门读物,王钟翰、安平秋、黄永年、王天有等学术专家精心撰写的精准之作。李学勤赞誉到:“全书各篇,既有系统的叙述,又有独到的见解,在行文上更注意深入浅出,便利学人。”史家名著35.8万字2.9万人气 - 会员
听吴晗讲史:历史的镜子
本书分上、下两编,上编“历史的镜子”,下编“灯下集”,皆为吴晗在世时自选的历史杂文集。历史学家吴晗以惊人的学力纵观数千年中国古代历史,从各个角度、层面切入观察,呈现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方方面面,考证严谨精核,观点独到辛辣,文笔纵横捭阖。史家名著17.9万字2.9万人气 - 会员
宽容
《宽容》是著名历史学者、人文启蒙作家房龙的世界哲学史经典作品,被亚马逊中国选为“人生必读100本书”之一。本书首版于1925年,此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出版。现代文学大师郁达夫曾称赞房龙的笔有“一种魔力”,“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,经他那么一写,无论大人小孩,读他的书的人,都觉得娓娓忘倦了”。在《宽容》中,房龙用生动睿智的语言讲述了漫长的人类思想发展史,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依据,以社史家名著17.4万字2.6万人气 - 会员
吕思勉白话中国史·近古卷·宋元兴亡
《吕思勉白话中国史》分为《吕思勉白话中国史·上古卷·华夏初兴》《吕思勉白话中国史·中古卷·汉唐初音》《吕思勉白话中国史·近古卷·宋元兴亡》《吕思勉白话中国史·近世卷·明清流变》《吕思勉白话中国史·现代卷·民国何为》系列5本,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具有完全意义的通史,分别讲述了各个阶段的政治史事、社会经济、文化现象,还叙述了各国与中国的关系。该版本以1923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为底稿,为了更方便理解和阅史家名著11.1万字2.5万人气 - 会员
读史札记
在这里,有着许多颠覆你认知的历史真实:“大明”的国号,来源竟是《倚天屠龙记》中的“明教”;在国子监,顶撞老师不仅可能被关禁闭,甚至可能被枭首示众;明初屡建奇功的大明卫军,仅过了一百年就被认为只能干苦力;……在这里,你能收获读史的全新方法:历史一点也不枯燥:不仅有新奇的史实,更有许多潜藏的蛛丝马迹等你去探寻。一代历史大家吴晗用全新的读史方式告诉你:原来,历史也能像推理小说一样,在蛛丝马迹之下探寻被掩史家名著22.3万字2.4万人气 - 会员
资治通鉴故事(中华经典故事)
中国的史书浩如烟海,《资治通鉴》是其中的一部规模空前的巨著,由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,记载了上下1300多年的历史,内容以政治、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,兼及经济、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,博大精深。本书精选了原著中最为人称道的40多个独立完整的经典故事,用故事化的语言和视角,全方位、多层面地向读者呈现这部中华文明巨著,让历史读起来更轻松更有趣,让读者沉浸在丰富深广的历史经验中,使史家名著10.3万字2.4万人气 - 会员
听吴晗讲史:明史简述
本书分为上、下两编。上编“明史简述”,下编“明代社会的细节”。上编为吴晗在中央高级党校所作学术讲演的记录稿,简明、清晰地梳理了明代历史大概,并剖析了明代史中最为关键的几个问题。下编精选吴晗在明代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文章,内容涵盖对明代社会各阶层的研究,还原了从明代官僚到一般民众在生活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细节。上、下编共同呈现了明代中国的立体图景。史家名著16.4万字2.4万人气